如何才能装修出一个既有烟火气又不失高级感的

近几年,随着国内家居行业的快速发展,相信关注装修的人们也都看到了这一届业主们多元化的高水准审美,和对实际居住品质的不懈追求,这也让我这样一名装修居住领域的从业者,对行业前景充满了信心。

 

 
但同时我们也能很轻易地发现,装修服务行业的整体水平依然不高,很多新业主在整个装修过程中,还是会面临不知道如何作出决策,不知道该买什么去哪里买,要找谁帮忙该信任谁的窘境。至于终能不能住得舒心,能不能长久地保持一开始的生活品质,就更是难以判断了。
 

所以在开始装修前,我们多花一些时间在研究如何才能提升实际居住品质和需要关注的装修要点上,无疑是非常划算的。
 

 

 

如何用尽量低的成本提升装修“高级感”

 

设计逻辑与装饰基调

 

装修前需要有一个完善可行的方案,这个道理大家都能懂,但为什么要在讲装修高级感的时候先说设计逻辑呢?

 

很多业主朋友在装修时盲目追求低成本导致后面居住时发现问题多多,低成本室内装修并不是说只图便宜就可以,而是有技巧的节省预算。现在家装公司非常之多,一不小心就会被坑,学会如何避坑也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我把它总结为“言之有物”,就是说设计思路要有理有据,且经过了充分论证和沉淀之后再去实施。

 

简单来说,就是要想清楚,这个地方为什么要有一个新建的隔墙,餐厅的餐桌椅和餐边柜为什么是现在这样的尺寸和方向;有一片空白墙面的话为什么会选择墙面装置或者挂饰而不是简单来个挂画;同样是背景墙,为什么卧室床头的照明配置是顶面灯槽和壁灯,而沙发背景墙附近可能用的是洗墙灯和台灯。

 

 

 

所谓高级感,其实就是这些要素碎片按照设计逻辑和装饰基调,一步步拼合而来的,而有逻辑有目的有基调的装修方案,在细节处理上通常也不会太随意。

 

一套要装修的房子,除了户型结构和功能区域划分这些工作以外,设定装饰基调的时间节点也应该是比较靠前的。

 

而且,“装饰基调”和装饰风格也不完全是一回事,基调的关键词可能是统一、反差、混搭、精致、粗犷、现代、复古等等,而装饰风格就比装饰基调的指向性要更明确一些,表现得更具体更有特征一点,比如大家常说的工业风、日式、新中式、意式简、东南亚风、侘寂风等等。

 

 

重视装修细节

 

虽然我们说的是装修细节,但这并不是一个没什么内容的小话题,所谓细节,往往要么决定了精致程度,要么能影响到上面提到的装修成果的长期寿命。

 

 

一套能看得出高级感的房子,细节的把控并不会流于表面,往往是禁得起细看的。材料的肌理质感也好,施工安装的尺寸精度也好,色彩和要素的呼应也好,是否“用了心”,其实并不难发现。



 

就以地板、墙板、定制家具柜体板、柜门、踢脚线、室内门、门窗套的材质配合来说,材料的分类匹配并不好做,比如说有墙板的区域的地板,在选材过程中,是要照着纹理质感一致去选,还是照着色泽色系去选,这就是一个并不容易决定的问题。

 

另外说到工艺精度,“横平竖直,对齐对缝,居中等距,轴线对应”这几个词,看着简单,背后都是看不见的高昂成本。而且,不同位置不同材料之间的收口关系也是装修细节处理部分的组成部分之一,以至于有人说,装修设计就是收口的艺术,这固然有些夸张,但也说明了材质工艺配合的重要性。

 

也就是说,高级感的几个表现层级,层可能是逻辑与基调,层可以是区域的合理配置,比如厨房材质组合和电器设备的选配,卫生间的尺寸格局和高品质卫浴洁具的挑选等等,第三层就是各个区域内的细节设计和不同材质间的收口配合了。

 

 
 
关键区域的精细化设计
 
如果动线设计能变得更加符合家里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入住以后可能面临的家务工作量,可能已经提前精简过不少了,要是再加上合理可行的整体装修思路,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各个区域内的精细化设计了。
 

 
比如卫生间的干湿分离,在这个概念刚开始流行的时候,很多人一阵风似的狂吹干湿分离的好处,但这一两年来,针对中小户型要不要做干湿分离,要做的话用什么分,从哪里分,逐渐也出现了一些更理性的声音。

 

这几年来,我在几个不同的场合都提到过一个理念,大意是“自住房装修,高昂的成本其实是机会成本”。

 

买房装修都不容易,能力范围内能多花心思多留出点预算,总归可以让入住后的生活品质变得更高一些,这倒不是要鼓吹消费主义,毕竟有长期价值且量力适度的消费升级,也是我们整日努力学习和工作的意义之一。

 

 

生命中很多美好的瞬间,其实都在日常起居的点滴之间,毕竟,装修本身不是目的,更的居住体验才是我们希冀的东西。

 

 

 

如果生活中没有艺术

亦如生活中没有阳光的色彩

艺术

是凌驾于现实生活崇高的产物

而我们要做的便是将属于星空的东西带回地面

 

 

THE END
关注平台公众号,获取更多家装干货哦~